热搜: OB欧宝体育网投
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(陈天浩)近期,美国务卿安东尼·布林肯(AntonyBlinken)、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·耶伦(JanetYellen)、以及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·克里(John Kerry)等美国高官密集访华,美中高层互动频密。眼下,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步履蹒跚,而中国庞大市场活力加速凸显,意味着与中国建立更牢固的联系,将带来新的机遇。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,耶伦也重申,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“脱钩”。对此,中新网独家专访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包道格(Douglas Paal)和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·古普塔(Sourabh Gupta),邀请两位资深专业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做出解读。
耶伦访华释放积极信号:为解决问题而来
在结束四天访华行程后,耶伦也成为继美国国务卿安东尼•布林肯(AntonyBlinken)后,一个月内第二位访华的拜登政府高层官员。包道格认为,耶伦此次访华“既是为了解决一些全球关切,同时也为了解决美中双边关系相关的问题。”在这两个领域,“美中两国有很大的积极作为空间。”
“此次耶伦访华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,”包道格补充道,“美中两国并非冲突对立的两方,双方能找到和平、有效的共存方式。”古普塔同样认为,“无论在‘印太地区’、亚太地区还是全球范围内,美中合作至关重要。”
“富有稳定性、建设性和明确性的美中关系,才是美中应该努力的方向,”古普塔指出。
经济“脱钩”不现实美中应保持良性竞争
在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强时,耶伦表示,美方不寻求“脱钩断链”,无意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,愿同中方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,加强沟通,避免因分歧导致误解,在稳定宏观经济、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,寻求美中经济互利双赢。
古普塔认为,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,美中两国必然会存在竞争,但在面临更大挑战的情况下,两国应通力合作。“‘脱钩’本身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,”古普塔表示,“中国已是国内生产总值达18万亿美元的庞大经济体,市场体量巨大。美国提出的“脱钩论”一定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原因,旨在将中国排除在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之外,这早已超出了美国声称的所谓‘国家安全’的范畴,不仅会破坏美中关系,还会破坏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。”
包道格则认为,随着拜登宣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,他当前倾向于避免同中国产生冲突,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。“两国之间的竞争还会持续,但双方应确保这种竞争不会走向恶性。”
两国互信亟待加强促进建设性共存
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,耶伦还表示,她访华的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,减少误解风险,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、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。
对此,包道格在采访中指出,事实上,“当前美中两国间存在极大的不信任,美国认为中国试图取代其地位。因此,近期的重点就是避免让这种不信任带来不必要的破坏性后果。”
包道格给出建议称,“如果能增强对彼此的了解,那么美中两国都会从中获益,这就意味着要避免政治抨击,并尝试着深入挖掘彼此的利益交集,从而确定两国之间的共同点。”
古普塔也给出了类似的见解。他认为,美中两国要打造的是“明确的建设性共存关系,且美中两国真的不必成为对手”。在这个国际体系不断变化的时代,两国会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,只有携手共进,才能共同打造更好的未来。(完) 【编辑:甘甜】
中新网成都7月20日电 (记者 岳依桐)记者20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,围绕集聚科技领军人才,成都大力实施“蓉漂计划”“蓉城英才计划”“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”,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、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助。
新闻发布会现场。刘忠俊摄
据了解,成都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,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引擎。该市日前印发《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围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、打造成果转化服务生态集聚区、提升企业成果吸纳转化能力等10个方面,提出了28条具体政策措施,对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作出部署。
人才是科创的关键。成都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,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阳夷介绍,为构建爱才育才引才用才良好生态,成都坚持引育并重,制定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。包括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直通车政策;深化校院企地人才协同机制;支持天府实验室组团面向全球“张榜揽才”;出台博士和博士后支持政策,给予博士后最高76万元资助,建强博士后“两站一基地”,对新设站点给予20万元资助等。
新闻发布会现场。刘忠俊摄
为不断筑强更具承载力的平台载体,成都通过给予重点用人主体人才引育奖励、支持重大创新平台“揭岗挂帅”等方式,大力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、科研机构;实施产业链人才开源计划,鼓励链主企业开放生产服务和中试熟化平台,为链属企业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;发布重点产业链人才开发目录,优化细分强链补链延链的510类人才需求清单。
据了解,成都还实施人才企业上市梯度培育计划,推出“人才贷”“研发贷”“成果贷”,累计发放贷款超79亿元,支持人才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;高质量建设成都智慧人才服务平台,上线后已累计使用超过23万人次,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人才工作;高标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,通过构建“租售补”一体的人才安居服务体系,着力实现“蓉漂之后,再无漂泊”。(完)